国旗下演讲|规范网络言行 共建清朗校园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站在国旗下,想和大家聊聊“文明使用网络,规范网络言行”这一关乎我们成长与校园风气的重要话题。
网络的普及让世界触手可及,为我们打开了学习与交流的广阔天地。然而,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潜藏着风险。相信不少同学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想查资料,却被推送信息带偏了方向;课余想放松,却陷入游戏短视频难以自拔。我们的注意力被切割,宝贵的时间在指尖流逝。
但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网络空间中的不当言行。 部分同学可能认为网络是虚拟的,可以随心所欲。于是,不经意间发布不当言论,使用攻击性语言,甚至对他人进行嘲讽、辱骂或传播不实信息。这些行为,看似是屏幕后的“小事”,实则可能对他人造成真实的伤害,侵蚀同学间的友善情谊,更玷污我们纯净的校园网络环境。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网络并非法外之地,我们在网络上的每一句发言,都代表着个人的素养,也关联着校园的形象。
正是洞察到这些挑战,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这不仅是防止我们沉迷,保护视力,更是为了为我们创造一个免受不良信息干扰、能够专心学习、健康交往的成长环境。 我校的相关管理制度,正是对这一要求的细化落实。
作为高中生,我们更应懂得自律的价值,明辨是非,恪守底线。课堂上的分秒必争,是通往梦想的阶梯;而网络空间的言行举止,则是我们道德修养的试金石。
在此,我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第一,做网络空间的文明使者。严格遵守网络道德与法律法规。不发布、不传播不良信息;不使用攻击性、侮辱性语言;不参与网络暴力,不侵犯他人隐私。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维护网络清朗,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第二,做校园规定的坚定执行者。自觉遵守教育部和学校关于手机管理的制度,原则上不将手机带入校园。如需联系家长,可寻求老师帮助。让课堂回归专注,让校园充满书香。
第三,做现实生活的积极主导者。合理规划课余时间,不做网络的“奴隶”。多读一本好书,多与师长、同学面对面交流,多参与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这些真实的体验与收获,远比虚拟世界更珍贵、更深刻。
同学们,青春的底色是奋斗,文明的言行是基石。让我们携手并肩,以自律为帆,以文明为舵,拒绝网络沉迷,抵制不良言行,以自律展现青年风采,用文明点亮网络空间,共同守护我们纯净、友善、向上的校园环境!让五星红旗见证我们健康、阳光的成长!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高三5班
2025年11月17日
(演讲:漆琪 审核:水晶 监审:水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