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国旗下讲话|防范灾害风险,守护师生安全
安定区消防救援大队凤翔消防救援站副站长 袁赜
尊敬的校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站在庄严的国旗下,共同开启全国第17个“防灾减灾日”的主题宣传活动。今年5月12日,既是汶川地震17周年纪念日,也是国家防灾减灾宣传周的重要节点。我们一中以“防范灾害风险,守护师生安全”为主题,旨在通过系统化的宣传教育活动,让防灾减灾知识深入人心,让应急避险能力成为师生生命的“护身符”。接下来,我将与大家分享防灾减灾的重要意义、科学应对灾害的方法以及宣传周的具体行动倡议。

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全球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美元?而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台风、洪涝、火灾等灾害时刻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安县桑枣中学自2005年起每学期组织疏散演习,路线规划细致到每个班级的行走顺序和位置,所以,才能在地震发生时,全校2300余名师生仅用1分36秒完成疏散,无一伤亡。同样,在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的6.2级地震中,积石山县大河家中学因高效的防灾措施和应急演练,实现了全校2100余名学生、190名教师的“零伤亡”,成为防灾减灾的典范。这告诉我们:防灾减灾不是口号,而是生命的守护行动。
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更是防灾减灾的重要阵地。一个未熄灭的烟头可能引发火灾,一次错误的逃生选择可能酿成悲剧,一时侥幸的心理可能让隐患变成灾难。我们学习防灾知识,不是因为它“可能用得上”,而是因为它“关键时刻能救命”。今天,让我们共同将这份对生命的敬畏,转化为守护平安的行动力量!
面对灾害,无知是最大的风险,而科学应对是最强的防线。下面我将针对校园常见灾害,为大家梳理关键应对措施:
1.地震就是与时间赛跑,地震波从初步震动到剧烈震动平均有12秒逃生时间。要避开吊灯、玻璃窗等危险区域,听从指挥,按疏散路线快速到达操场,切记不能互相推搡或者折返回危险区域。
2.火灾就是在浓烟中寻找生命通道,切记三要三不要:要低姿匍匐,捂住口鼻、要用手背轻触门面温度,判断是否安全、要合理选择消防通道;不要乘坐电梯、不要盲目跳楼、不要贪恋财物。灭火器使用口诀:“提罐体、拔保险、握喷管、压手柄”要记牢。
本周内,我校将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在此向全体师生发出动员:
1.争做知识传播者,我们要做到主动普及防灾知识。
2.争当技能实践者,要熟练掌握灭火器、消防栓的使用以及逃生技巧。
3.争做家庭安全员,开展家庭安全隐患排查,规划逃生路线。
老师们、同学们,安全不是侥幸的偶然,而是未雨绸缪的必然;安全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刻入骨髓的习惯!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于内容。”让我们以此次宣传周为契机,将防灾知识转化为生存技能,让安全意识扎根于心。当有一天灾害真正来临时,我们能够从容应对,用科学守护生命,用智慧书写奇迹!
谢谢大家!
(演讲:袁赜 审核:张小兵 监审:肖进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