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窗 / 校园新闻

全人教育|借“正念”觉察悦己纳人  随“心流”体验升华自我

——新华全人发展指导项目中高级培训暨第四届骨干教师成长营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

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创办人王建煊先生曾说:“爱就是在别人的需要上看见自己的责任”。为传承这一份爱和责任,2025年5月16-18日,由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主办、定西市第一中学承办的“新华全人发展指导项目中高阶培训暨第四届骨干教师成长营”活动在美丽的定西一中火热进行。来自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的专家指导团和全国不同学校的42位教师共同参与本次活动。活动主要围绕“正念”和“心流”,开头轻松破冰、过程丰富多彩、结果收获满满,讲解深入浅出、逻辑直击人心。

一、活动破冰: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为使老师们更好的觉醒身心,融入自己,打开心扉,专家团队李纹和刘雯两位老师通过反口令挑战、老班驾到、手中乾坤与心手相连、天黑请闭眼、上山静思、宝藏瓶、剪出精彩、身体觉察、正念练习等十多个放松且带有启发式的活动,鼓励老师们觉察自己、打开自己、接纳自己,激发老师们心中的那份本能、那份童真、那份创造,使大家更好的融入团体、专注提升。

二、案例解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来自不同学校的各位老师争相分享着工作和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在经历的棘手的带有个性和共性特征的“典型案例”,以期通过营会收获解决技巧。同时,在团队专家组长刘德恩教授的组织和指导下,部分老师以“配角”的身份展开“角色扮演”,以演绎的形式向大家诉说着“案例当事人”的外部表现和内心世界;部分老师以“解救者”的身份不断尝试着打开自己,通过外部表现努力进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老师们在角色扮演和解救实践中实现了觉察了自己,找到了处理问题的有效技巧。

三、理论诠释:教师自我提升的灯塔

科学的理论是实现自我提升的导向标。团队专家刘德恩教授就“正念”和“心流”两个核心话题展开专业讲解。“正念”,即有意识的集中注意力,将经历集中于此时此地,达到好奇和全心接受的效果,其本质是以开放、接纳和非批判性地专注和觉察当下、内外链接。使大家以积极正向的态度了解并满足彼此的当下需要。“心流”,即全身心投入某项活动时的积极体验,其中是否体现自主、是否深度专注、是否高度愉悦、是否有成就感或充实感等等。老师们在专业的术语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中体验着“正念”和“心流”带来的醍醐灌顶和豁然开朗。

四、自我关怀:实现育己利人的前提

觉察自己是实现悦己纳人的前提。团队专家李希希老师以形象、生动、接地气的方式诠释着老师如何通过觉察、放松、表达、降维、静心、心流、庆祝等方式觉察自己、修复自己、打开自己,以平稳的心态、带着正能量的自己去影响周围的人和事。团队专家张佳教授组织老师们通过阅读世界著名作家[美]利奥·巴斯卡利亚的著作《一片叶子落下来——关于生命的故事》,结合问题设置和任务驱动,引导大家从不同视角去理解、诠释生命成长的意义,进而过渡到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颇具启发意义。

72个小时的短暂相聚、相识,42位营会学员老师经历着从激动、心动到行动的转变提升。老师们学习着“正念”带来大家的态度;学习着心流带来大家成长体验过程中的积极思考和收获以及引导大家如何沟通、如何经营自己和“爱屋及乌”式的帮助别人改善人际关系;学习着集体放松活动带来大家的快乐和感悟;学习着如何觉察自己,实现自我关怀,最终活出有靶心的人生、幸福的人生、快乐的人生。

教师的眼界就是教育的边界,教师的格局决定着育人的境界。站在“十四五”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节点,我们全体老师将以更开阔的胸襟觉察自己、拥抱变革,努力做教育理想的“守望者”、专业发展的“攀登者”、教育生态的“共建者”。并以敬畏之心做教育、用专业智慧育人才、怀赤子情怀向未来!

(撰稿:董立顺 审核:张小兵 监审:肖进雄)

上一个: